总第1205期

近日,郑州市体育产业联合会在郑州市体育局、郑州市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正式成立。这个由创立于郑州、辐射河南、影响全国的民营企业“超继体育”发起,联合本土近百家企业共同组织成立的联合会,犹如一颗投入体育产业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引得行业内外高度关注。托尼主编也受邀参加了郑州市体育产业联合会的成立大会,并被聘为荣誉顾问。
01|从赛事引入到产业聚集,郑州市体育产业的发展历程
郑州市体育产业的发展,经过多年地积累与政策推动,逐步形成以赛事经济、体育用品制造、场馆建设为核心的多元化产业体系。
赛事方面,自2007年郑开国际马拉松赛举办(彼时成为中国中西部首个连接两座古城的国际马拉松赛事)以来,吸引了海内外专业运动员和马拉松爱好者的广泛关注与参赛,此后规模逐年扩大。2018年开始,又相继诞生了田协A1认证级赛事郑州马拉松(设全马、半马及健康跑/家庭跑项目)和郑州龙湖国际半程马拉松等国家级或民间赛事,2019年在郑州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推动本土赛事达到了一个新高峰。


此后,郑州开始加速引入顶级国际赛事,如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郑州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2023年度中国唯一的WTA500级别比赛)、激光跑世界锦标赛、F1H2O摩托艇锦标赛等国际赛事,进一步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
随着对体育赛事策划、组织、承办等方面经验的不断累积,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总局“三大球”振兴发展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巴奴杯”2025年郑州市篮球联赛于近日在郑州市体育馆盛大开幕。该赛事的举办不仅对推动全民健身具有重要意义,还将进一步展现城市文化与精神面貌,促进文商旅融合发展和完善赛事体系、推动篮球发展。
体育用品方面,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健康路体育用品一条街历经数十年的发展,于2005年前后形成了集运动器材、服装和户外用品等体育零售端多维品类集聚效应,这一时期,健康路凭借价格优势和品类齐全,成为中原地区重要的体育用品集散地。

郑州市体育产业联合会的发起单位、同时也是会长单位“超继体育”近年来在体育产业及生态搭建方面,起到了民企带头的作用
此后随着城市商业的迭代升级、电商等线上渠道的多元发展和消费趋势的衍变,虽然对健康路体育用品一条街所取得的成绩和发展经验带来了一定挑战,但从经营层面的商户端、到政策制定与引导产业发展的政府端也在因地制宜的提出新的差一发展策略。在随后启动的健康路体育公园升级改造的过程中,依托于已建成的河南省体育馆,将其改造为集健身、休闲、商业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在3.5万平方米的占地空间内形成了涵盖篮球场、网球场、室内羽毛球馆、游泳馆等设施,同时保留部分体育用品商户,形成“体育+商业”的新模式。
02|体育产业联合会的成立,产业资源的深度整合与协同发展

郑州市体育产业涵盖体育制造、赛事运营、场馆服务等多个核心领域,此前各领域、各企业犹如散落的珍珠,各自为战。联合会的成立,宛如一根坚韧的丝线,将这些散落的珍珠串联起来。它吸纳了101家全产业链会员单位,构建起“理事会—监事会—秘书处”管理体系,贯通体育制造、赛事运营、场馆服务三大核心领域。

郑州市体育产业联合会副会长单位、创立于2014年的哈珀游泳俱乐部
首先在整合各方资源方面,起到助力地方发展的务实作用。在立足平台优势的基础上,推动资源对接、促进合作交流、发掘区域特色,助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产业集群。例如在一些体育产业公益交流活动中,联合会能在相关体育智库与产业资源方面形成搭建作用,并通过组织涵盖全产业链的会员企业深入对接,为地方量身定制解决方案,从而在探索“体育公益+产业振兴+实地赋能”的特色帮扶路径上取得实际效果;
其次在搭建跨界交流与资源对接平台方面,通过举办各类展会、会议和活动,为政府、企业、专家等各方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
第三则是在政策与市场对接维度方面,能够结合市场维度来深入了解体育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市场对体育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变化。并将这些来自市场一线的信息汇总整理,反馈给政府部门,为政府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体育产业政策提供依据,使政策更贴合市场实际,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四,借助“体育+”融合发展的模式,与文化、教育、金融、科技、康养等领域进行探索和深度融合,或许能创造出更多的体育新业态、新模式。
总之,郑州市体育产业联合会的发起和成立,在资源整合、政策与市场对接、行业规范以及产业创新融合等多个维度,都将对体育产业发展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它的诞生,不仅标志着郑州体育产业进入了一个协同发展的新阶段,为郑州体育产业的腾飞搭建了坚实的协同平台,也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相信在联合会的推动下,郑州体育产业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成立大会现场,托尼主编和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