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友在社交媒体平台发文,对郑州公交与顺丰集团的合作表达赞许:“一辆公交,白天拉人,半夜拉货,郑州公交这招‘穷则思变’,不仅自救,还给全国同行立了榜样”。该网友还表示,城市公交企业与其等政府补贴,不如主动找出路,让闲置资源“活”起来。

 

相关消息引发网络舆论的广泛关注,也引发城市交通和快递运输领域专业人士的讨论。

有观点认为,郑州公交与顺丰的合作可以实现“双赢”。对郑州公交而言,可以将300辆闲置夜班车转化为物流运力,降低亏损压力;对于顺丰来说,不仅缓解了当前部门城市市内运力不足的状况,还能够有效降低同城配送成本。

有网友乐观地认为,这场传统公交企业的生存自救行动,可能掀起全国公共交通行业的“资源革命”。

各取所需:郑州公交与顺丰实现“联姻”

7月2日,国内头部快递企业顺丰集团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称,郑州公交集团与河南省顺丰速运有限公司近日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共同探索“公交+物流+生态”跨界融合新模式,为郑州建设综合交通枢纽注入新动能。

文章称,郑州公交集团拥有全域覆盖的线网体系、集约高效的调度能力和立体多元的场站资源,顺丰河南则在航空物流、智慧供应链领域具备领先优势。

双方强强联合,顺丰将主导设计利用公交车辆富余空间如夜间停运车辆、非高峰时段车辆、特定线路进行小件、高时效、同城急件的运输试点。顺丰还将投入自动化分拣设备、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将符合条件的公交场站改造为兼具“公交转运+顺丰城市分拣/前置仓/自提点”功能的多功能综合物流枢纽。极大提升了顺丰在郑州的城市仓配效率和覆盖密度。

此外,顺丰还探索利用公交场站作为社区微仓或共同配送点,优先考虑在公交场站内或周边设立营业网点、快递柜、便民服务站,并将公交场站作为物流无人机起降点。

河南省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来守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把公交维修车间打造成了一个区域小型分拣站,以后将利用公交车从顺丰大型转运中心将货物带到这个场站,进行细分后再通过快递小哥派送。”除了场站合作,双方还将在人力、车辆以及车辆维修保养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

公开信息显示,郑州公交与顺丰集团的合作,也获得了邮政管理部门的支持。

郑州市邮政管理局官方网站文章称,7月1日,在郑州市邮政管理局的支持下,郑州公交集团与河南省顺丰速运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构建独具特色的“七横四纵”合作体系,实现11个领域的深度融合,推动国企改革与民企技术深度融合,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郑州模式”。

“双向奔赴”:公交公司与快递企业的双赢选择

 

一位城市交通研究者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公交行业的寒冬早已不是秘密,在私家车、电动自行车、地铁、网约车等多种出行方式的挤压下,城市公交车运营企业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部分公交企业缩减运营线路或降低发车密度,导致乘客等车时间延长,进一步加剧公交车乘客的流失。

“郑州公交近年来确实面临比较大的经济压力,一方面是由于行业共性问题,另一方面是因为承担比较重的社会责任,郑州BRT快速公交和新能源空调车票价普遍都是一块钱,学生和老年乘客还有优惠和免费。”上述研究者称,由于政府补贴无法覆盖运营成本,面对亏损,郑州公交近年来试图通过发行公司债券、鼓励职工个人自主创业等方式寻求破局。

另一方面,物流企业同样面临城市配送效率提升的压力。据介绍,大中城市同城急件长期依赖货车,但拥堵、油耗、人力成本使其末端配送成本居高不下,这也推动部分快递企业寻求降本增效的新路径。

河南省顺丰速运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郑州公交拥有覆盖广泛、高效可靠的基础网络资源和深厚的公共服务积淀,双方携手,意味着将打破行业壁垒,充分释放郑州公交庞大的场站资源、网络覆盖能力和人力资源潜力,与顺丰高效的物流运营体系、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服务经验实现合作共享。

部分网友对郑州公交与顺丰的“双向奔赴”表达支持。

 

如有网友表示,现在公交公司亏损严重,趟次减少、车次合并,有不少公交司机因为工作量降低而收入减少,“让更多司机有事干我觉得挺好的”。

多点开花:从农村试点到城市攻坚的多重尝试

 

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发表评论称,公交亏钱财政补贴用的还是纳税人的钱,公交涨价或者工作人员减薪乃至失业同样不是好消息,因此,对于郑州公交与顺丰之间的合作,公众应该乐见其成:“现在也只是摸索阶段又不是直接全国推广了,要是能摸索出一条既不影响民生,又能增加收入的道路来,不是很好吗?”

记者梳理发现,公交运营企业与物流公司间的融合,并非郑州与顺丰所独创。近年来,村镇公交邮政系统合作运送快递是较为成熟的运力合作模式。

 

自2019年起,广州公交集团下属巴士集团增(城)从(化)片区就与中国邮政达成合作,利用农村客运小型化线路深入乡镇的优势,搭建城市与农村的客货邮网络。截至今年5月,广州公交集团已开通30条客货邮融合专线,覆盖59个行政村,代运邮件快件约405万件,有效缓解了快递“进村难”“出城难”问题。

快递企业与公交公司也在探索多种合作可能。以顺丰为例,除了与郑州公交的合作,顺丰还在西安、武汉、兰州、成都等地落地“快递+公交”的合作模式。

今年5月,南京公交与顺丰速运推出公交503路“同城快递线”模式,通过设置“小蓝鲸顺丰半日达货仓”,以“公交+快递”的模式连接城乡,让六合农特产品可在两到两个半小时内送达主城区,可实现“凌晨采摘、上午寄送、中午上桌”。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公共交通系统与快递物流企业的合作,在城市与农村也有所区别:在农村地区的合作主打“普惠性”,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问题,即通过整合公共交通网络与快递末端配送资源,打通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在郑州等城市的合作,则是为了效率提升,探索“资源最优解”,如引入自动化分拣、无人机节点等,直指分钟级配送和庞大的即时零售市场。

不只是公交车,“地铁+物流”的合作模式也在国内多个城市上演。城市轨道交通的非客运运营时段和客流量较少的平峰时段,为货运物流提供了极大的利用空间与价值。

 
公开信息显示,2024年深圳地铁空铁轨联运物流示范线已进入常态化运行阶段。深圳地铁与顺丰携手选定深圳地铁11号线为试点,形成“福田-碧海湾-顺丰华南航空枢纽”的空铁轨联运物流示范线,打通航空物流、高铁物流、轨道物流服务链,日均载货量2万票,峰值达到3万票。

未来图景:城市公交如何唤醒“沉睡资产”?

 

有部分网友并不看好城市公交运营公司与物流行业的合作,认为对于快递物流公司来说,真正的风口是无人驾驶物流车。相比客运和私家车的智能驾驶,货运自动驾驶目前的技术水平和实际应用都更为成熟。对于快递物流公司来说,选择与城市公交的合作只是当下较为可行的选择,未来还是要依托自动驾驶物流车。

知名经济学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动驾驶物流车未来前景很好,现在也已经开始大面积在大城市普及,但大多数是负责“最后一公里”,而并非中间的货运过程,因为货运无人驾驶现阶段还不够完善,比较适合终端配送和高速货运,其他场景还有缺陷。

盘和林表示,当下公交公司与物流企业的合作是可行的,也能够阶段性地缓解公交公司所遇到的困难。但城市公交最大的问题还是随着城市其他交通,比如轨道交通普及,城市公交的乘坐率的确在下降,长期来看,公交可能还是要让线路更加合理,顺应社会发展趋势。

有业内人士认为,传统行业的重生在于主动求变,特别是让“沉睡资产”苏醒。近年来,城市公交运营企业与快递物流间的合作,其意义在于重塑公交的产业定位——让公交车从政府财政供养的“公益载体”,转型为“城市综合服务运营商”,公交场站、线路、人力从成本中心变为收益单元。

南京推出全国首列咖啡主题现代有轨电车,将车厢资源转化为特色消费场景;天猫养车与全国多地公交集团的合作,探索“公交场站+汽车服务”的服务新模式;襄阳公交通过拓展延伸“公交+”产业链形成8个实业经营板块,自主孵化出“松鼠养车”乘用车维保品牌……放眼当下,城市公交车“服务生态化”正在全国多地释放出新的魅力。

来源 | 羊城晚报、金羊网、羊城派
文字 | 张文
编辑 | 惠天骄 扶贝贝 
校对 | 马曼婷
审签 | 岑杰昌

作者 转载收录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