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对的一切都是错的,你从来都不懂民国

你认为对的一切都是错的,你从来都不懂民国

从几何时,民国开始越来越热,人们追忆其中的每一个细节,从旗袍的一道滚边到一道宫廷菜的具体做法,从当年文人墨客们的做派到名媛夫人们的风采,作家笔下的民国即便战乱不平,也呈现出一种诗意而有趣的美。人们最喜欢感慨,这种美,现在是荡然无存了。

那么我们之所以爱民国,爱的到底是什么呢?

史上最纠缠爱情故事

要问民国最知名的女子,除了林徽因无出其右。她首先是一个建筑家,然后是一个文学家。但是后世记得最清楚的,从来只是她和三个男人的爱情。

她是三个著名的爱情故事的女主角:一个是与徐志摩共同出演的青春感伤片,徐志摩对她痴狂,并为了他离婚,从而开了中国现代离婚之先河;一个是和梁思成的婚恋正剧,建筑学家丈夫视她为不可或缺的事业伴侣和灵感的源泉;最后一个,她则成为了悲情故事的女主角,逻辑学家金岳霖因她不婚,用大半生的时间“逐林而居”,将单恋与怀念持续终生。

与林徽因相见之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了,而林徽因却只是个穿着白衣、容貌纤细的十六岁少女。从他们相遇的那一刻开始,她就成为诗人心里一个脱离了现实只存在梦幻之中的女子。徐志摩单恋上她,为她写作无数动人心弦的情诗,甘做她裙边的一株杂草。

事实上,徐志摩也是一个第三者,因为林徽因当时也已经许配了梁思成。很有意思的是,作为父亲的林长民竟然也犹犹豫豫地默许了女儿与徐志摩之间的爱情,浑然忘记了自己已经把掌上明珠许配了梁家大公子。

如今看来,民国的人好像骨子里都具备着浪漫主义的先天因子。

而与徐志摩不同的是,金岳霖却是爱情的另一面。当梁林夫妇住在北京总布胡同的时候,金岳霖就住在后院,虽另有旁门出入,但平时走动得很勤快,就像一家人。

1931年梁思成从外地回来,林徽因很沮丧地告诉他:“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梁思成非常震惊,然而经过一夜无眠翻来覆去的思想斗争后,第二天他告诉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老金,我祝愿你们永远幸福。”

后来林将这些话转述给金岳霖,金岳霖回答:“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从此他们再不提起这件事,三个人仍旧是好朋友,不但在学问上互相讨论,有时梁思成和林徽因吵架,也是金岳霖做仲裁,把他们糊涂不清楚的问题弄明白。金岳霖再不动心,终生未娶,待林梁的儿女如己出。

这是不是近二百年来最浪漫的出轨解决案例呢!

汪曾祺写过一篇《金岳霖先生》,其中有个这样的细节:林徽因去世多年,金先生忽有一天郑重其事地邀请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饭店赴宴,众人大惑不解。开席前,他宣布说:“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顿使举座感叹唏嘘。

他为了她终生未娶,因在他心中,世界上已无人可取代她。

即使多年后,当他已是八十岁高龄,年少时的旖旎岁月已经过去近半个世纪。可当有人拿来一张他从未见过的林徽因的照片,来请他辨别拍照的时间地点的时候,他仍还会凝视良久嘴角渐渐往下弯,像是要哭的样子,喉头微微动着,像有千言万语哽在那里。最后还是一言未发,紧紧捏着照片,生怕影中人飞走似的。许久,才抬起头,像小孩求情似的对别人说:给我吧!

这样的爱情,我只在金庸的小说里看到过,主角是张无忌和小昭,不同的是,那是小昭对教主张无忌的痴恋。

鲁迅的生活

我一直在想的一个问题是,得罪了整个民国的鲁迅,是怎样在四面封杀中生存下来的。但后人不知道,鲁迅不但活的很滋润, 并且很有钱。

比如说,鲁迅在北京买过两回房。

第一回买房是在1919年,鲁迅跟弟弟周作人合伙,买下西直门内八道湾胡同一座四合院,不算契税和装修款,花了3500块大洋。

第二回买房是在1924年,鲁迅从八道湾胡同搬出来,去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买下另一座四合院,不算契税和改造费,花了800块大洋。

再比如说,鲁迅每年都买很多很多书。从1912年5月鲁迅抵达北京,到1936年10月鲁迅在上海病逝,在24年又5个月的岁月里,鲁迅共计购书9600册,及古碑、刻石、画像等拓片6900百张!需要强调的是鲁迅买的都是很好的书,其中有许多都极其珍贵!就算是在当时,也是价值不菲。

又及,鲁迅爱逛琉璃厂、淘古物字画,爱吃馆子、摆酒席,孝敬老母,资助亲友,前期在北京住四合院时就雇用女工和车夫;后期在上海住大陆新村三层楼房,他和许广平、幼子海婴三人更雇有两个女佣,晚年全家经常乘出租车看电影、兜风、赴宴席……

你想,鲁迅每天都这么能折腾,这得需要多少钱啊?他哪来的这多钱啊!

幸好鲁迅喜欢记日记,所有的进账和开销都会详细的一笔一笔地记下来,所以后人就根据鲁迅的这些日记,给他算了一笔账。

北京时期:以公务员职业为主,14年的收入相当于2009年328万元,平均月收入相当于近2万元。

厦门、广州时期:1年专任大学教授,年收入相当于2009年的35万元,平均月收入相当于3万元。

上海时期:完全是自由撰稿人身份,9年收入相当于2009年452万元以上,平均月收入4万元左右。

从公务员到自由撰稿人,他完全依靠自己挣来的钱,实现了财务自由。对于一个以文字为生存之本的作家,只有不畏威权,才能写那些字字见血的杂文。鲁迅一直在被封杀,但是他作为自由撰稿人的年收入,却依然超过他作为公务员年收入的两倍。

民国虽陈旧,却容得下一个唱反调的文人,让任何人都可以有生存之地。单此一事,民国便显得如此可爱。

民国人的黑暗高考

民国时期,出现了许多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大师,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肯定和当时存在许多慧眼识才的伯乐和灵活的招生制度有关,从几位名人的高考经历,便可窥一斑而见全豹。

罗家伦(1897-1969),浙江绍兴人。他自幼深受国学浸染,由于从小就接受父母在文学方面的熏陶,加之在私塾打下良好的基础,罗家伦具有深厚的文学素养。

然而,这也导致他极擅长文学而不擅长理科。1917年,20岁的罗家伦参加了北大招生考试,不过,他考出的成绩让人哭笑不得。当时,罗家伦的作文成绩是满分,批改试卷的胡适非常赏识他,向学校招生委员会推荐。不过,委员们在看完罗家伦的全部成绩单后却很头疼,因为罗家伦的数学成绩竟然是零分!其他各科成绩也都平平。最后,主持招生会议的蔡元培校长力排众议,以偏怪之才的定位破格录取了罗家伦。由此,罗家伦得以进入北大,主修外国文学。

正是凭着在文学方面的突出才华,罗家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他撰写的《五四宣言》,曾经激励广大有为青年奋起救国。

钱锺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1929年夏,他以外语和国文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国文特优,英文满分,才华之优轰动整个清华。

钱锺书能够被破格录取,与当时的清华校长罗家伦有关。罗家伦上北大是被胡适赏识,而罗家伦则异常欣赏钱锺书。所以,尽管数学只有十五分,却没有成为其上清华的障碍。

钱锺书入学后,开始大放异彩。横扫清华图书馆,其读书繁博广杂,中国传统的经史子集、西方外来的文学、心理学、哲学等书籍无所不读。清华毕业后全国公开考试,又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牛津大学。数年后回国,直接被聘为西南联大教授,尚不满28岁,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大学教授。

终其一生,钱锺书都以学问立世,其小说《围城》被誉为20世纪唯一可传世的长篇小说、学术著作《管锥编》一出世便震惊海内外。1998年,钱锺书逝世,被余英时称为“民国风骨至此终结!”

周祖谟(1914-1995),中国文字、音韵、训诂、文献学家,北京人。1932年,他18岁,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毕业。那时候各国立大学都是分别招考的,并不是像今天的统一高考。他报考了北大中国语言文学系和清华大学英语系。

北大的国文试题之一为翻译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大概是文学院胡适院长出的题目。这首诗,他在小学曾学过,所以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亮点在于清华的试题。清华有一题是“对对子”,上联“孙行者”,要求对下联。他当时想对的:一是王引之,二是胡适之。结果就以胡适之为对。因为适者,往也,“适”跟“行”更贴近一些。而且“适之”跟“行者”,在声音平仄上也正相对。

这个题目是陈寅恪先生所出,虽然其标准答案是“祖冲之”。但陈寅恪看了周祖谟的答卷颇为赞许,所以,他被清华录取了。

但因入读清华每年需要用300大洋,而周家家境清贫,无力供给,最后他去了北大中国语言文学系。

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缺乏怪才,缺的是发现怪才的伯乐,以及培养怪才的土壤。但民国人做的都还不错。这个时代一个颇为流行的话题是“钱学森之问”:为什么现代中国反而培养不出民国那样的大师?

嗯。为什么呢?

原来全不是这回事

有人说,我们今天所怀念的民国,是文人笔下的民国,不是普通人的民国。当年那帮动辄一篇稿子要养一个家庭的文人,放在今天,全是富二代等级,他们即便落魄,也是瘦死骆驼比马大的家业,留洋海外回国执笔,过的都是上等人生活。

今天你回味的民国,不过是那个时代有钱人的风花雪月刀光剑影。张爱玲说她穷,曾不得不因为无钱去跟继母要,但是她的外祖母可是堂堂李鸿章的女儿,要不是因为家庭矛盾,她又何至于此!

但是我们无法否认的是,林徽因的爱情虽然纠杂却不桃色,鲁迅被举国封杀却活的滋滋润润,钱锺书数学只有十五分却无碍上大学,这些才是我们所看重的。

归结起来,只有一句话。

民国的思想广度和海纳百川的包容,才是我们今天无限向往的主题。百花齐放在一个不会挑三拣四的土壤中,这才是最和谐的今天。

(完)

———————分割线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经许可后转载注明:

转自微信公众平台【郑州楼市】【ID:zzloushi】

—分隔线—

总编微信(88371392) 长年为大家服务,欢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郑州楼市:【订阅号】zzloushi 【网址】www.zzls.com 【勾搭微信】8837139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郑州商业观察 » 你认为对的一切都是错的,你从来都不懂民国

赞 (0)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