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很多人的生活就像屎壳郎,仰望星空,低头滚粪

这世上很多人的生活就像屎壳郎,仰望星空,低头滚粪

大郑州的”城一代”们

郑州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作为火车拉来的城市,伴随着火车的鸣笛声和国棉厂的建设热潮,第一代”城一代”开启了郑州(即郑县)城市化的序幕。

作为农业大省,在中国前几十年城市化中,河南一直努力生产粮食,扮演着奶妈的角色。当别的城市都发展差不多的时候,人们终于想起了这个朴实的奶妈。

作为省会中心,郑州在近十几年终于开始快速的城市化,大批的新的 “城一代”蜂拥而至,构成了目前郑州市大部分的市民阶层,也促使了郑州的房价不眠不休一路疯涨。

按年龄阶层来划分,50零、60后可谓是郑州最早一批的”城一代”,住着单位分配的房子,在城市的日新月异中垂垂老去。我们尊称他们为郑州城市建设的鼻祖。

70″城一代”后经历了郑州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在他们的人生开始时,正是房价上涨的初级阶段,只要手里有部分积蓄,在房价不是很过分的情况下就可以买房扎根郑州。他们面临的创业机遇大把,只要不是不学无术,基本都可以事业有成,老人孩子安顿好,有房有车。

80后”城一代” 是最苦命一代,来自农村的80后依靠自己的能力在城市里打拼,经历金融危机,经历房价最不合理的上涨,工作难找,手中无钱,只能望房兴叹。历经艰辛,买了房子,养着孩子,却欠着票子,且不能忘了家中的老人、兄弟姐妹。

作为80后,我今天想说的是身边已经扎根在郑州的80后“城一代”的故事。而之所以不说90后,是因为在这个房价只可仰望不可触摸的城市,来自农村的90后,艰辛的奋斗才刚刚开始!

80后”城一代”,我很累

小娟(化名)来自河南西南县城的一个农村,她和弟弟都是被父母收养,好在养父母对他们姐弟俩特别宠,一般的情况下舍不得她和弟弟姐弟俩下地干活,因为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乖巧的小娟打小起学习都非常的勤奋、刻苦,成绩非常优秀。

2005年小娟如愿考上一个名牌大学,在校学习成绩很好,但专业冷门,工作不好找,很多同学选择了转专业考研另谋出路,或者继续深造去科研所工作,小娟知道自己父母养育自己已经非常不易,2009年毕业后选择了工作。好在她的运气很好,在郑州的一个亲戚是一个某医药产品销售主管,就花了一些力气,为她争取了一个不是很好市场的销售工作。

小娟是一个非常有韧性的女孩,她专业基础差,但是她工作勤奋,对同事热情,不怕吃苦,从头开始学习医药产品相关知识,同事也乐于带她,两年下来,医药销售工作做的有模有样,收入也蹭蹭上涨。

当她的工作稳定下来的时候,她的弟弟要上大学。因为父亲年轻时候出力气过度,现在已经不适宜干重活,于是就由她负责弟弟上学的一切费用,逢年过节给父亲零花钱。她也利用省吃俭用积攒的钱在高新区买了自己的房子。

经朋友介绍,小娟和她老公一见钟情,并很快结婚有了孩子,老公在创业初期,收入也不差,正当我们都在感叹她算是熬出头了,这时老公的公司出现问题,终回归到普通上班的一族,过着平稳的生活也挺好啊,但是婆婆生病了,到郑州一查,竟然是最可怕的癌症。只好把省吃俭用积攒下来准备装修房子的几万元,全力救治老人。婆婆重病在床,公公照顾不好婆婆,老公辞职一心照顾母亲,生活的重担、还房贷的压力全部落到挺着大肚子的小娟的身上。随着病情的恶化,治疗无望,老公陪着母亲在县城医院养病,小娟带着孩子在郑州工作养家,不理解的亲友还认为她不够孝顺,没好好为老人尽孝。

婆婆的病在一年后离世,安顿好公公,老公带着一身债务回到郑州,从一个小职员开始工作。因为房子没有装修,外面还欠着债,且离市区太远,还要照顾年幼的孩子,房子一直空着,在市区租工作方便的房子居住。

在去年的在一次的聊天中,小娟疲惫的说,我现在不求别的,就希望弟弟能够踏实工作,好好过日子,老人都安安稳稳的,千万别再生病了。是的,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父母健康出一点问题,任谁也承受不了。

当我在写这篇稿子的时候,接到小娟电话,说把她的房子卖了,要在市区买一个二手房,问买二手房交税的问题。我一听,就着急说,你怎么把房子卖了,金水区那块的房子多旧多贵你不知道啊,你新买个二手房,房贷更多了,你那房子远,买个车就好了啊?

她说,没办法啊,高新区离大医院都太远了,嘟嘟要上幼儿园了,我公公门都不敢出,所以接送孩子还要靠我们自己,我必须找一个离工作地方近,又方便上学的地方。

80后”城一代”,心中隐忍的痛

小蕾(化名)也是来自豫西山区的农村孩子,经历过抗日跑慌、斗地主、文化大革命,为活命跑了大半个中国的父亲一直坚定的认为:只有读书才有机会看到外面的世界,才有机会翻身,但仅靠养两只猪、几只羊靠天收成的豫西山区家庭是受不了一点风雨的,随着家庭连出几次状况,姐姐和哥哥上完初中就缀学, 小蕾是家里最小的,由哥哥姐姐打工,坚持上完了大学。

2007年,当同学们在想大四要不要考研的时候,小蕾在努力的打工,努力找实习单位,积累工作经验,为毕业后的工作做准备,因为她知道,只能靠自己。

2008年,金融危机,房价蹭蹭的一路下跌,但是对于刚毕业的农村孩子,最要紧的是稳定工作,填饱肚子,买房子那是一个不可仰望的梦,所以跌的再多也与己无关,路边的房地产广告,从来不看。看了也是白看。

2008年底,公司在省会国际办公,每天上班都有人在楼下发一个公寓房地产广告,位于东风路北,临东风渠,首付2万,月付不到600元。小蕾捏着那张广告纸,对自己说还是把助学贷款还了再说吧。同学介绍一个活给小蕾,查资料,学习,七八个自来水厂的方案设计、主要的初设图纸、效果图自己全做下来。虽然资金没给完,但用这笔钱还清了三年的助学贷款。

2009房价开始在一批又一批专家说的房地产泡沫即将破裂中开始回升,年初一个同事(城二代)在怡丰·新都会买房,同事说年前看了想买,年后就涨了几百,赶紧买了。小蕾和男朋友开始关注房子,有个在房地产工作的同学说,蓝堡湾开发商跑了,现在正弘正准备接手,内购价五千多,但是首付要付一半以上,你要不要买,你要是买的话就赶紧下手。蓝堡湾在当时在郑州大部分的眼中都是最牛掰的房子,区位好,品质高,五千多的房价真心不贵,真心想买,但是,真心木钱啊。

小蕾的一个同学在老丈人的施压下,在未来路的大观国际开盘中抢了一个号,五千出头,父母帮忙交了定金,虽然签合同的时候,大观无耻的涨了几百元,但是相比其他已经在售的同地段楼盘便宜的太多了,亲友凑足了首付款,把房子定下来,两三年后,谈起房子,同学们打趣这他说:你真应该感谢你老丈人,要不是逼的紧,你能买到这么便宜的房子吗?

小蕾和男友仰问天空:谁借咱点钱?

他们人脉也就同学,但是同学刚毕业,事业都刚起步。亲戚?俩人都是来自农村,亲戚也没钱。

逢年过节回家要给父母孝敬点钱,给侄子侄女等小辈们的买点礼物,手里攒不住几个钱。男友说,再等等吧,等二姨家房子卖的,就有钱借给咱们了。二姨家是老家县城旁边的村子,自己家房子盖起来,低价卖出。

2010年,丹江水库大移民,老公家移民到中牟县,但因家里房少、人少(每人24㎡安置房),凑不够一层标准移民房,小蕾和老公凑钱盖房。看着房价在专家越来越响的房产泡沫要破裂呼声中一路飙涨,干脆放弃买房,就住中牟算了。

2012年在小孩出生后,之前未曾考虑的实质性的问题,扑面而来,小孩怎么喂奶,总不能不上班吧?小孩谁带?婆婆。住哪?以后儿子去哪上幼儿园、小学?村里没有?有。稀稀拉拉十几个学生还凑不到一个班,让儿子去上这样的学校?实在接受不了。于是,出月子后的小蕾开始看房,新房太贵,且要等2年,装修能住进去又是一年,装修还要花一部分钱,于是小蕾和老公把目标锁定二手房。看了又看,最终把目标锁定在三环内一套没有暖气的房子。

有了房,才算在这个城市扎根,但是生活的负担更加沉重。至今虽然已经买房三年了,但是目前借二姨家的钱还没还清。

毕业这么多年,小蕾和老公一直都拼命的工作,因为工作压力大,强度大, 还要照顾小孩,小蕾经历一次突发面瘫,一次突发耳聋。

当城二代的同学在讨论买哪里房子的时候,小蕾在默默不语。

当城二代同学在讨论买什么车的时候,小蕾默默不语。

当城二代的同学讨论去哪里自驾游的时候,小蕾默默不语。

……

毕业五六年的时间,生活已经将大学的已经溶合生活圈子再次分类。

一个郑州原住民辞职在家专心带孩子的妈妈说,想不明白,你和你老公年收入也二十多万了,咋会过的这么紧张呢?这(玩具)都舍不得买,咱不能亏了孩子啊,我家老周一年也就十多万啊。

小蕾沉默不语。

在一个妈妈群里,大家热烈的讨论六一儿童节和幼儿园入托。

还是我爹给力,乐乐上幼儿园,我爹给十万,让去上省实验幼儿园,但是我嫌太远了。一个妈妈纠结的说。

儿童节,我妈给龙龙两千红包,婆婆才给五百。一个妈妈愤愤的说,

那*婆婆对她可好,每月给7000(元)生活费,可美。一个妈妈羡慕的说。

小蕾关掉聊天窗口,专心画图。

这是她的宿命,也是她的人生。

一个同学说,你和咱那些目前没稳定下来的很多同学比,你已经很不错了。

是的。

奇葩说有一期节目是:30岁要不要追求梦想?

借用奇葩说马薇薇一句经典话,这世上大多数人的生活就像屎壳郎一样,仰望星空,低头滚粪。

“城一代”对自己说,专心滚你的粪吧,别瞎瞅了。

(完)

———————分割线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经许可后转载请在开始处按以下格式注明:

转自微信公众平台【郑州楼市】【微信账号:zzloushi】

总编微信(88371392) 长年为大家服务,欢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关注本公众微信号(搜索 zzloushi 或 郑州楼市)获取更多信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郑州商业观察 » 这世上很多人的生活就像屎壳郎,仰望星空,低头滚粪

赞 (0)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